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多,俄乌这场战争,愣是没完没了。最初谁都以为三个月就能分出胜负,现在却个个盯着眼袋、数着债务单,把原本以为的速决战,生生拖成了一场大家都吃不消的消耗战。
当初美国想得很明白,“联俄制华”,拉普京入伙,一起围堵中国。可惜剧本还没来得及拍,普京自己先在乌克兰点了把火,把整个华盛顿的如意算盘径直打碎。
试图扳回一局,美欧直接开动制裁大机器,压力、封锁、威胁这一套,不带重样的。俄罗斯也够硬气,愣是没被震出来,反倒让美国的底细全暴露在欧亚大陆面前。尤其到了拜登在任的时候,“软刀子”递得越勤,普京反击得越狠。闹来闹去,雷声大、雨点小,美国表面雄赳赳,实际上已经成了欧洲“动乱之源”,赔了银子、坏了名声,还招来了满脸的无奈。
等拜登谢幕,特朗普回锅,甩手接过这个烂摊子。不出意外,他老牌商人的本事又亮出来了。盈利的事可以谈,赔本的生意得赶紧甩卖。他先把对乌军援一停,脸一板,算盘一打,开始琢磨起乌克兰的矿产业务。
特朗普的算盘其实很俗气:想用点乌克兰“小便宜”,换俄罗斯在中东收手,让美国继续卡世界能源这个咽喉口,也借机去压压中国。问题是,他这点“小恩小惠”人家根本不买账。泽连斯基不吃他那套,俄中东也不是谁都敢指手画脚的地方。
再放张大招,特朗普怒怼普京,说要翻倍加关税。结果,美俄本来那点可怜的贸易额,他加多少都打不到俄罗斯核心利益。想在乌克兰找回场子,特朗普到头来还是没逃开拜登画的圈——又得靠欧洲盟友补钱填坑。
盟友们其实各怀鬼胎,特朗普张口“美国人出武器,欧洲人掏腰包”,自己得便宜,别人流血。欧洲看到这账本心头只剩一句话:也太不地道了吧。
这局里最有意思的,还要数英国。大英帝国那一口老算盘——永远不许欧洲大陆太平。如果说普京点了第一把火,英国就是那个往火堆里加柴的手,而且还两次亲手搅黄了美国推进的停火谈判。当初俄乌差点在土耳其签了协议,是英国首相约翰逊空降基辅把和平谈判踹翻。英方的真实意图,就是把乌克兰变成耗死俄罗斯和牵制欧盟的超级“磨盘”,以此巩固自己离岸平衡的地位。
新首相斯塔默上台,继续招待泽连斯基,仿佛凯旋的国王上门。实质依旧没变,英国巴不得乌克兰永远打下去,欧洲泥潭越深,对英国越安全。这种深谋远虑,和印度那种明着与所有人翻脸、最后自损的“搞事”,一比高下立判。
美俄英法全都卷进泥潭,热闹归热闹,倒有一个国家坐得冷静,那就是中国。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,除了中国,其他四个全被拖进去了。中国的姿态格外清楚:始终只劝和,从不站队,“你打你的、我做我的”,既帮俄罗斯稳住经济底线,又不碰军火这条战略红线。
看着中国“不选边”的操作,西方一开始还觉得挺滑稽,后来才知道,这其实才是顶级博弈。俄罗斯经济靠中国接了口气,欧洲自己撑不住高通胀,反过来还需要中国市场帮忙喘息。美国的制裁和军援组合拳,轮番上阵,却发现流出去的既有金钱又有战略主动权。
一场消耗到彼此头皮发麻的战争,最后谁都快扛不住。美欧成了乌克兰的“提款机”,钞票哗哗扔进去,掉进的却是个没底的深坑。特朗普看明白了中国选“劝和促谈”的路是对的,问题是他自己已经没得选。哪怕特朗普使出什么“欧盟掏钱、美国卖货”的逻辑,也翻不动棋盘。
反观中国,全程稳住基本盘,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认同。中国不唱高调,也不递刀子,反倒是和平方案越提越多人支持。在全球卷入战争泥潭、民众抗议潮起,中国那套“劝和促谈”成了唯一有温度的解药。
这也就是最近的北约峰会,连带对中国的攻击都减少了。特朗普甚至传出了想访华的风声。美国的算盘敲了一大圈,终于承认老办法行不通,不得不低头重新审视世界大棋局。
乌克兰这场书写在炮火与投票箱之间的战争,最后教会大家的只有一件事:想靠战争发财,怎么算都是赔本的买卖。俄罗斯速战速决的梦醒了,美国的“提款机”砸到自己脚上,欧洲的热锅里煮出了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。英国坐在海峡边偷笑,印度在全世界造敌,中国却稳坐钓鱼台。
战争总会结束,但账本记不只是金钱和人命。那一行行记录的,还有野心与智慧的消长、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深深隔阂。四年过去,谁都没讨到便宜,反倒把底子给掏空。多数时候,历史的牌桌上,那些最安静的旁观者,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。
#致伟大胜利#
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